印刷廠色譜的顏色測量【步殼印刷】
彩色印刷中的顏色測量大致可以分為對照目測法、密度測量法和色度測量法三種。
①對照目測法。
印刷過程中采用對照目測法測量顏色,主要是靠有經驗的操作人員對原稿、信號條、印張的顏色用對照目測的方法參照標準彩色色樣進行評價。由于受到觀測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對照目測法精確程度相對較差。但因不需配備精細的測量儀器,在一般的印品復制工作中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②密度測量法。
密度測量法是采用光學密度值對顏色的階調和色值進行測量的方法。在彩色印刷過程中,密度值能夠很好地反映三原色油墨的比例關系和疊加性能,且檢測設備簡單,故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采用光學密度作為印刷過程的監控和測量手段只能從控制條上獲得各單色油墨量的大小,并不能直接從圖像中取得顏色誤差的信息,這樣就難與印刷客戶交流,也不便對色彩再現進行精確控制,因此,密度測量只是一種間接的顏色測量方法。
③色度測量法。
色度測量法以色度學為測量原理,以印刷圖像重要部位的顏色作為監控點,直接用分光光度計等色度測量工具測取顏色的三刺激值,獲得顏色色度信息。這種測量方法可以正確地表達標準樣張與被測樣張的色差與所需的接近量,沒必要另加檢標或印刷控制條。目前因為這類儀器的價格高昂,而且對使用儀器的員工有較高的色彩理論要求,因此在實踐操作中并沒有得到推廣和普及。目前,在實施色彩管理的印刷企業,一般還是需要用到色度測量的,這些印刷企業由專門的人員(如色彩管理員)操作儀器進行色度測量。
最新版的1SO12647標準中,已經采用了色度測量,這改變了過去一直使用密度測量的方法,這是一項重大改進。
事實上,色差是最終衡量顏色的標準。色彩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儀器測量的色差與人眼識別出的色差很相符,色差的數值越大,人眼在相應的條件下觀察的顏色感觀差別就會越大。而密度卻不一定都是這樣,在相同的條件下,觀察兩張不同油墨的印刷品即使二者的密度相同,顏色也有可能會不一樣。所以色度具有更加符合人眼觀察特征的屬性。
但是,色度也有不利于印刷生產的一面。因為色差只衡量結果,對于生產過程卻沒有指導意義,這就給印刷造成一定的困難相反的,密度卻有很大的優勢,通過對檢標進行密度測量,可以以此調節墨量的大小,對生產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密度就相當于油墨的墨層厚度,墨層越厚,密度越高;墨層越薄,密度就越低。因此,印刷機操作人員很容易通過密度的高低來判斷油墨量的多少,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予改進。從印刷生產控制來講,密度要比色度更具有實際意義。
因此,印刷企業特別有必要建立一個與所用油墨有關的色度與密度的對應關系。這樣,印刷操作人員就很容易通過這種對應關系,熟練地通過控制密度來調整色度值。建立此對應關系的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精度比較高的油墨打樣機對油墨做測試,從而找到所用油墨在符合ISO色度標準時的最佳印刷密度。一些著名印刷機制造廠商設計制造的色彩監控系統,無論是脫機的還是聯線的,已經開始采用色度測量和密度測量并舉的測量方法,而因為色度測量儀器的價格比較高,因此多作為選配項銷售。

印刷廠色譜的顏色測量【步殼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