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裝幀的本意是指紙張折疊成一幀,由多幀裝訂起來,再附以書皮成書的過程,也是書籍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文化水平、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書籍的審美情趣得以提升,這就要求書籍裝幀所涉及的設計內容更加寬泛和具體,因此現在通常使用“書籍裝幀設計”一詞。
關于書籍印刷印畫冊的裝幀
書籍裝幀的本意是指紙張折疊成一幀,由多幀裝訂起來,再附以書皮成書的過程,也是書籍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文化水平、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書籍的審美情趣得以提升,這就要求書籍裝幀所涉及的設計內容更加寬泛和具體,因此現在通常使用“書籍裝幀設計”一詞。
書籍裝幀設計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裝幀,強調的是保護功能,保護書的主體不被損壞。其次,書籍作為商品,有宣傳功能,通過封面傳達給大眾作者所要表達的信息,同時,書是文化產品,是一個流動的美術館,所以有極強的審美要求。
現今的書籍裝幀設計是一種由內至外的書籍整體構思與制作行為,并強調書籍的外觀與內在的整體設計。既包括書籍形態的規劃,又包括開本的選擇、封面和扉頁、正文版式的編排(字體、字號、圖像、空間、灰度節奏、層次閱讀性)、后期的印刷和裝訂制作等,甚至還包括材料設計和印刷裝訂工藝設計。如今是視覺傳達飛速發展的時代,不能僅通過白紙上的文字來傳達信息或進行所謂的美化裝飾,還是一種書的內在力量的表達,讓讀者在眼視、手觸、聆聽、心讀的過程當中得到書給予的五感的滿足。簡言之書籍裝幀設計就是對書籍載體所進行的實用性工藝表現性、藝術審美性的三者統一的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加入“設計”二字關鍵在于對書籍裝幀思維方式的改變,以及要求內涵與急速發展的時代相適應。1996年,由呂敬人、寧成春、吳勇、朱虹四人聯合舉辦的書籍設計四人展中提出了“從裝幀到書籍設計概念的轉換”的觀點,因為裝幀已經不足以滿足今天讀者的需要,也不能完成書籍設計者應該承擔的信息傳達的責任,裝幀部分僅完成書籍整體設計三分之一的工作,因此,取而代之的是“書籍設計”這一概念。